农业粮食体系
发布时间:
2024-12-16 18:47:19 阅读量:
来源: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每天来展示园参观的游客很多。”邱贤松告诉记者,“有自驾来的,还有军地单位组织过来学习的。” 百石村,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后第一次线年,百石村建成长征第一仗核心展示园。今年10月,适逢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展示园迎来参观高峰。 不只在这个展示园——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赣南地区,历经90年风霜的长征遗址、近年修建的博物馆和展览馆农业粮食体系,迎来大批前来踏访“红飘带”起始之地的㊣游客。 那年,8.6万余名中央红军将士星夜㊣踏上征途,他们的身后,是人民群众无怨无悔的支持。在赣南,到处都流传着军民患难与共的动人故事。“门板桥”“红军井”“万斤农粮助红军”……在那些最为艰难的时刻,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更显弥足珍贵。 90年后再度踏访赣南革命老区,这里依然刻印着军民生死相依的见证,依然流淌着军民血肉相连的深情。 “我刚从上犹县调过来不久,对信丰还不是很了解,所以特地过来参观学习。”刁玉丹告诉记者,她的丈夫是信丰县人武部文职干事,前几年两人一直两地分居。后来,信丰县人武部了解到她因在上犹县工作难以照顾家庭,就主动协调,将她调入信丰县思源实验学校任教。 “我没想到工㊣作调动办得这么快。”刁玉丹说,“来镇上看了长征出发地相㊣关展陈,我才了解到信丰县拥军传统这么悠久。” 在新田镇金鸡村官仓背小组,客家围屋旧址修葺一新。这里是刁玉丹“研学路线月,中央红军长征部队转移至新田镇金鸡圩时遭遇敌军。当时红军已无军粮,村民得知后,将一仓(约1万斤)粮食借给红军。战争年代,这几乎是一村人全部的存粮。得到及时补给的红军奋起反击,成功击败敌军。 “乡亲们认可红军是为穷苦人打天下㊣的军队,都愿意倾尽所有支援红军。有多少粮食,就拿出多少粮食。”长征第一仗核心展示园讲解员陈功发说。 据记载,当时红军打了欠条,但由于反复扫荡,借条没能保留下来。而在赣南老区,有许㊣多保存至今的“红色票据”——借谷票、草鞋收条、公债收据……一张张红军留下的票据,记录了赣南群众对红军的拥护,也是红军严守纪律的见证。 “我县驻军不㊣少,每年都有一些军娃、军属需要就学或安置。”信丰县人武部干事陈金子说,仅今年,信丰就解决军人子女上学、随军家属岗位调动、退役军人安置问题数十项。 近年来,信丰县还升级改造国防教育服务中心、征兵体检站,解决了驻军部队营房整修、训练场加装供水设备、训练器材配备等实际问题,配齐了34个基层武装部的物资器材。 地方倾力支援,官兵心无旁骛练兵备战,驻军多个单位被上级表彰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2022年,嘉定镇武装部部长㊣王友银在群众性比武中获得全省专武干部组第一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此给予高度赞誉,称赞兴国县为‘创造百万红军的先驱’,充分肯定了兴国在红军扩充和革命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与贡献……”10月20日,江西省兴国县委组织拍摄的红色微电影《扩红》在兴国县放映,军民共同重温当年扩红运动的故事。 1933年2月,苏区中央局提出“创造一百万铁的红军”目标。1933年5月,兴国地方武装“兴国模范师”5161人集体报名参加红军,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誉为“创造百万红军的先驱”。苏区时期,兴国县共有9.3万余人参军参战。据当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记载,兴国还是全苏区捐献军粮最多的县、推销公债最多的县、为红军做军鞋最多的县。 90年前,先辈跟着红军的队伍,走上革命的道路;如今,后来人高擎火炬,沿着英雄的足迹继续向前。 “我的㊣高祖父汤✅振✅连参加过湘江战㊣役、走过了长征。”汤瑜说,“作为红军后代,我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当过兵。祖辈们跟着红军走,真的让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所以我们几代人都选择参军报国。” 汤㊣瑜告诉记者,在兴国,许多有志参军的青年都很熟悉扩红的故事。“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跟着走?因为红军是人民自己的队伍。” 近年来,为激✅励优秀青年参军入伍,县里还出台《兴国县入伍大学生优待安置办法》等文件,采取提前预留岗位、量化评分安置、列入政绩考核等措施,为退役大学生士兵畅通“后路”。 深厚的红㊣色底蕴,务实的优待政策,激发兴国县青年参军入伍热情。据了解,近年来兴国县应征报名人数大幅超过征集任㊣务数,每年为部队输送200余名优质兵员,其中约两成在部队㊣立功受奖。 “红井水哟,甜又清哎,手捧清泉想亲人;喝上呀一口哟红井水,一股暖流涌上心……”一曲《红㊣井水》至今仍在江西省瑞金市的大街小巷传唱,提醒着人们“吃水不忘挖井人”。 “在瑞金,以前好多㊣村镇都有红井。”刚刚在瑞金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纪念园红五星广场演出完毕的瑞金客家山歌表演队队员刘果林说,“甘甜的红井水滋养了一代代瑞金人,这首《红井水》至今打动着乡亲们。” 1933年,在瑞金沙洲坝,同志发现当地群众用水不便,就带领军民一同挖了一口井。为群众挖井的事一传开,同志们纷纷效仿,为沙洲坝其他各村挖井。有了红军的协助,很快各村几乎都有了水井,群众的饮水问题解决了。 “其实㊣不光有✅红井,瑞金还有红军桥、红军陂。”跟着表演队走㊣过瑞金各乡镇的刘果林说,“红军当时虽然处境艰难,但看到群众有生产生活上的不便,仍想方设法解决,这就是把人民放在心上。” 土地革命时期,红军为了人民幸福英勇奋战;走进新时代,革命老区走上乡村振兴道路,人民军队同样倾力支持。 “都卖出去了!”数着卖竹笋的收入,瑞金市大柏地乡杨古村村民杨海生高兴得合不拢嘴。他告诉记者,几年前竹笋销路不✅佳,结对帮扶杨古村的部队干部对他精准帮扶,找到了稳定的销路。 “‘当年的红军又回来了’我国军粮,现在村子发展得这么好,离不开部队对我们的支持。”杨古村党支部书记黄建平说。 2023年12月,受寒潮天气等因素影响,杨古村3000余斤脐橙滞销。为减少㊣村民损失,瑞金市人武部第一时间发动人员寻找销路、帮助运输。经过两周的努力,滞销的脐橙全部售出,最大限度降低了恶劣天气造成的损失。 当年,一曲《十送红军》从赣鄱大地唱响;如今,在长征这条“红飘带”的起点,新时代军民合奏的双拥之歌嘹亮欢畅。
关键词: 我国军粮